元宇宙由跨國社群媒體、遊戲業者提出,台灣媒體產業準備好了嗎?多位學者專家今天2022數位創世紀學術實務研討會表示,元宇宙對於虛實整合的可能性提出各式遠景,目前遊戲運用的延伸較為普遍,但內容產製面的運用仍待評估。
東森電視台數位媒體部潘婉琳經理指出,臉書去年年底更名元宇宙metaverse,已經邀請東森參與其內容規劃設計發展。歷經電視記者、節目製作人、新媒體部行銷等歷練,潘經理說明,元宇宙發展牽涉身份、沈浸感、低延遲、隨地、經濟系統、朋友、多元化、文明等元素,臉書找國內電視頻道合作偏重朋友、多元化、文明面向,如動畫、遊戲、模擬運用為主等。
潘婉琳坦言,2016年起與臉書合作至今,入門元宇宙看似有吸引力,元宇宙或許有機會應用於遊戲延伸,卻也形成影音創作的挑戰。例如人的視角未必都是 360度,她選舉開票現場為例,未必每一個視角都是閱聽人有興趣的。再以節慶為例,閱聽人可能對天燈的內部或四周感到好奇,這些鏡頭規劃設計紀錄完成,需要長時間的後製才有機會播出。這樣長時間的產製流程,未必適合有時效性如新聞報導等內容。
台灣新聞所兼任助理教授陳彥豪博士,身兼銘傳大學 VR 整合研究中心副主任,他以實驗 VR 經驗解釋,元宇宙的內容產製有別於目前以導演為主的視角,而是沒有導演的影像敘事。今後應用於遊戲使用不僅僅是全方位視覺體驗,還有射擊或被攻擊、甚至玩賽車被風追的刺痛感體感經驗,這些目前台灣都在努力開發過程。
全國廣播電台林俊傑總經理表示,廣播產業 15年前面臨網路衝擊,7年前再逢直播興起,去年經歷 podcast 播客元年,廣播產業不段從策略聯盟,廣播同業從聲音出發結合影音、再進入VR,目前也發售 NFT。
兼任中華民國廣播事業協會理事長的林俊傑說,廣播產業面臨外部環境的改變,如何加強從業人員具備橫向操作的能力為不二法門。他以全國廣播為例,說明廣播產業拓展結合網路電商平台,並派員前往與日本、以色列參展觀察合作,也透過同仁實際交易數位貨幣比特幣、狗狗幣等,獲取第一手經驗,目前也發行 NFT。
政大廣電系黃葳威教授提醒,元宇宙異象中,台灣傳播人才可以扮演的要色令人關心,根據跨國科技平台產業報告,每年有七億收益來自網路遊戲使用者,台灣如何脫離終端使用者的位置,走出跨國產業發展鏈中的消費端,兼顧內容產製或科技開拓研發的前端角色,值得關切與努力。
2022 數位創世紀學術實務研討會由政大數位傳播文化行動實驗室、白絲帶關懷協會主辦,週六下午邀請大法官蔡明誠博士,主講數位智慧財產權、言論自由與侵權 ; 並針對元宇宙媒體創新、元宇宙內容行銷、元宇宙平台監理、元宇宙美感創生、元宇宙性別議題等進行研討,相關訊息可查詢白絲帶關懷協會官網。 https://www.cyberangel.org.tw









